《漢語大詞典》:招数(招數) 拼音:zhāo shù
(1).武术上的动作。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三八:“﹝ 王德 ﹞天天到天桥、土地庙去看耍大刀舞花枪的把戏;暗中记了一些前遮后挡,钩挑拨刺的招数,这是他军事上的预备。”(2).比喻办法、手段。《十月》1981年第1期:“和 范氏碧 一起的几个女孩子大哭大闹了一场,这是她们所能施展的最后的招数了。”
《漢語大詞典》:一着(一著) 拼音:yī zhāo
亦作“ 一着 ”。(1).本谓下棋落一子。亦指行事的一个步骤。 宋 陈亮 《与吕伯恭正字又书》:“方欲出耕於空旷之野,又恐无退后一着。” 明 杨慎 《大颠书》:“如善奕者常留一著, 欧公 之於 师鲁 留一著也。” 明 何良俊 《世说新语补·栖逸》:“二公平日对奕, 徐 高於 苏 ,是日 养直 拈一子,笑视 师川 曰:‘今日还须让老夫下此一著。’”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陈侍御奏摺》:“我之见事独迟,每每输人一著。”
(2).一件事。《景德传灯录·南岳金轮可观禅师》:“师问僧:‘作么生是覿面事?’曰:‘请师鉴。’师曰:‘恁么还当么。’曰:‘故为即不可。’师曰:‘别是一著。’”
(3).指武术的一个招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收回左脚,把腿跟向地下一碾,轮起右腿甩了一个‘旋风脚’……这一着叫作‘连环进步鸳鸯拐’。”
(4).比喻一个计策或手段。 茅盾 《子夜》十一:“我早就料到有这一著,所以我上次劝你耐心笼络 曼丽 。”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七:“他急着要决定一个办法,他全家的命运怎样,就全在这一着。”
亦作“ 一着 ”。 一经接触。《晋书·贾充传》:“时 西域 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
见“ 一著 ”。
《駢字類編》:一著
管子三月一復六月一計十二月一著《漢語大詞典》:带剑(帶劍) 拼音:dài jiàn
(1).佩剑。《韩非子·入奸》:“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史记·秦本纪》:“ 简公 六年,令吏初带剑。” 唐 王维 《送从弟蕃游淮南》诗:“读书復骑射,带剑游 淮阴 。”(2).佩带的剑。《东观汉记·虞延传》:“赐 延 钱及带剑佩刀。”
(3).投壶的一种招数。把箭投插入壶耳中。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投壶之礼,近世愈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今则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之名。” 王利器 集解引 司马光 《投壶格》:“倚竿,箭斜倚壶口中,带剑,贯耳不至地者。”
《漢語大詞典》:高作 拼音:gāo zuò
(1).对他人作品的敬辞。《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日间蒙惠高作,词旨既佳,笔势又妙。”(2).高明的招数。《西游记》第四二回:“被我怒髮衝天,与他交战几合,也只如此,不见甚么高作。”
分類:招数
《漢語大詞典》:扑手(撲手) 拼音:pū shǒu
(1).扑击的招数。《水浒传》第二九回:“原来説过的打 蒋门神 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2).指相扑的好手。《水浒传》第七三回:“今年有个扑手好汉,是 太原府 人氏,姓 任 ,名 原 ,身长一丈,自号 擎天柱 。”
《漢語大詞典》:绊子(絆子) 拼音:bàn zǐ
亦称“ 绊子腿 ”。 用腿脚绊倒对方的一种招数。也比喻害人的手段。《西游记》第八一回:“那怪把 行者 使个绊子腿,跌倒在地。”《红楼梦》第六五回:“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花城》1980年第7期:“天晓得,这中间还有啥绊子和陷坑呢。”《漢語大詞典》:噱头(噱頭) 拼音:xué tou
(1).引人发笑的话或举动。 秦牧 《艺海拾贝·细节》:“这不是人们在欣赏戏剧时获得了美感,或者被舞台上人物的噱头激发出来的笑声,而是由于大家发觉了事理上的裂缝!”《光明日报》1982.12.20:“目前,对评弹节目中的噱头,穿插注意不够,旧节目中原有的删得太多,新节目则比较少,失之过分严肃。”(2).本领;招数。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二:“一说出来就不稀奇了。办事就要出其不意,这才有噱头。”
(3).滑稽,好笑。如:她的表演很噱头。
《漢語大詞典》:杀着(殺著) 拼音:shā zhe
(1).最厉害的招数或本领。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九》:“ 宰我 固不成话, 老孔 亦狠,著著都是杀著, 宰我 当日如何当得起。”(2).指象棋中杀死对方将帅的一着棋。
《漢語大詞典》:架式 拼音:jià shì
(1).姿势,姿态。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 有翼 因为多上了几年学,场上的活儿做得不熟练,拿起家伙来没架式。”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这是锄泥,不是从锅里舀粥盛饭,瞧你猫弓着个腰,不是那个架式!”(2).武术中的招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那女子不慌不忙把右手从下往上一翻,用了个‘叶底藏花’的架式,吧,只一个反巴掌,早打在他腕子上。”《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架式,拳打脚踢,拿法破法,各有不同。”
(3).犹场面。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主角一》:“这哪是来拜寿,一场辩论的架式算拉开了。”
《漢語大詞典》:三吓头(三嚇頭) 拼音:sān xià tóu
三个吓唬人的招数。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纸老虎,原来他们想来个三吓头,想把我们吓退。办不到!”按:老虎有扑、掀、剪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