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垂耳 拼音:chuí ěr
(1).两耳下垂。形容驯服的样子。 汉 枚乘 《七发》:“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 唐 张九龄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诗:“作驥君垂耳,为鱼我曝鳃。” 宋 秦观 《秋夜病起怀端叔作诗寄之》:“彊颜入规模,垂耳受覊鞚。”(2).下垂到耳。《后汉书·东夷传·三韩》:“唯重瓔珠,以缀衣为饰,乃县颈垂耳。” 宋 苏轼 《章质夫寄惠崔徽真》诗:“玉釵半脱云垂耳,亭亭芙蓉在秋水。”
(3).垂挂耳状之物。谓腐木上长木耳等菌类。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木腐或垂耳,草珠竞駢睛。”
《漢語大詞典》:渔榔(漁榔) 拼音:yú láng
(1).渔人捕鱼时用以敲船舷、惊鱼入网的长木。 清 赵翼 《冯泾道中》诗:“村火有时闪,渔榔何处敲。”(2).指渔船。 清 鲁超 《卖花声》词:“咿轧弄渔榔,摇漾云光,隔溪蓉柳学新妆。” 清 吴泰来 《题王德甫〈三泖渔庄图〉》诗:“吾家亦住香水曲,门前欸乃渔榔停。”
《漢語大詞典》:修梁 拼音:xiū liáng
同“脩梁”。(1).长梁。梁,木结构屋架中架在柱子上的长木。 2.长桥。
《漢語大詞典》:脩梁 拼音:xiū liáng
(1).长梁。梁,木结构屋架中架在柱子上的长木。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尔其结构,则脩梁彩制,下褰上奇,桁梧复叠,势合形离。”(2).长桥。 晋 张协 《游仙诗》:“亭馆笼云构,脩梁流三曜。”
《漢語大詞典》:脩梁 拼音:xiū liáng
(1).长梁。梁,木结构屋架中架在柱子上的长木。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尔其结构,则脩梁彩制,下褰上奇,桁梧复叠,势合形离。”(2).长桥。 晋 张协 《游仙诗》:“亭馆笼云构,脩梁流三曜。”
《漢語大詞典》:鱼榔(魚榔) 拼音:yú láng
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弦以惊鱼入网的长木。亦指敲击声。 宋 苏轼 《十二琴铭·渔根》:“惊潜鱼而出听,是谓鱼榔。” 元 郝经 《仪真馆中暑一百韵》:“堑门深虎圈,击柝闹鱼榔。”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花》:“摇落树梢新月,时度鱼榔。”《漢語大詞典》:长绡(長綃) 拼音:cháng xiāo
挂帆的长木。綃,通“ 梢 ”。《文选·木华〈海赋〉》:“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綃,今之帆纲也,以长木为之,所以挂帆也。”分類:长木
《漢語大詞典》:枨闑(棖闑) 拼音:chéng niè
亦作“ 棖臬 ”。 (1).古代门两旁的长木和门中间的竖木。《礼记·玉藻》:“大夫中棖与闑之间。” 清 黄景仁 《大雨宿青山僧寺》诗:“始知此山高,羣峯等棖臬。”
(2).指家门。 唐 权德舆 《大唐银青光禄大夫岐国公杜公淮南遗爱碑》:“视闔境如棖闑之内,抚编人有父母之爱。” 元 蒋正子 《山房随笔》:“ 吉州 罗西林 集近诗刊,一士囊诗及门,一童横卧棖闑间,良久,唤童起曰:‘将见汝主人,求刊诗。’” 清 钱谦益 《湖广提刑许府君墓志铭》:“陞 湖广 副使,备兵 辰 沅 …… 镇 筸 诸苗以杂处剽棖闑,君禽而薙之。”
《漢語大詞典》:案子 拼音:àn zǐ
(1).长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的长木板。 唐 郑光业 《纪中表试案》诗:“新糊案子,其白如银。入试出试,千春万春。”《花月痕》第二五回:“﹝ 痴珠 ﹞便敲着案子朗吟道:‘银字筝调心字香,英雄底事不柔肠?’”如:肉案子;裁缝案子。(2).案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又问你一共犯过多少案子了,又问你姓甚么。”《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话説 老残 復行坐下,等 黄人瑞 吃几口烟,好把这惊天动地的案子説给他听。”
《漢語大詞典》:木简(木簡) 拼音:mù jiǎn
即牍。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狭长木片。《南史·齐纪上·高帝》:“井中得一木简,长一尺,广二分,上有隐起字。”《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徵天下兵” 唐 颜师古 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徵召也。”《漢語大詞典》:辟带(辟帶) 拼音:pì dài
即壁带。又名悬联。谓屋檐边联结桷头的长木板。辟,通“ 壁 ”。《淮南子·本经训》“乃至夏屋宫驾,县联房植” 汉 高诱 注:“县联,联受雀头著桷者,一曰辟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