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捏码(捏碼) 拼音:niē mǎ
谓买卖双方以捏手表示数字进行讨价还价。 赵树理 《三里湾·回驴》:“这时候,给 丁未 的驴当卖主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李林虎 正和他对着袖口捏码,小孩摇着头说:‘不卖!不卖!’”亦称“ 捏码子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五章:“ 渭原县 和 西安市 来的粮客,却到处蹲下去和牙家捏码子。”《漢語大詞典》:要价还价(要價還價) 拼音:yào jià huán jià
犹言讨价还价。如:要他干点活,他老是要价还价。分類:讨价还价
《漢語大詞典》:讲价钱(講價錢) 拼音:jiǎng jià qián
讨价还价。《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戳戳脯子上肉厚,方才叫 景兰江 讲价钱买了。”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姐姐正跟一个噜苏的老洋车夫讲价钱。”亦省作“ 讲价 ”。《清夜钟》第一回:“若要他遮掩,以少作多,以无为有,便百十讲价。”《镜花缘》第九六回:“一手拿着衣服,同一老者讲价,把衣服卖了。” 萧乾 《坐船犯罪记》:“他和我们讲价了。说是那天雇了马车,得还他钱。”分類:讨价还价
《漢語大詞典》:讲斤头(講斤頭) 拼音:jiǎng jīn tóu
方言。讲条件,讨价还价。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续编·上海律师群像》:“对方当然不敢出面,也请了一位律师做代表,律师和律师,讲斤头,那是再好也没有了。”分類: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