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动色(動色) 拼音:dòng sè
(1).谓脸上显出受感动的表情。《后汉书·班彪传》:“君臣动色,左右相趋。” 唐 杜甫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絶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尹阁学》:“公夙知其弊,故上疏详之, 纯皇帝 为之动色。”(2).谓景色变化。 唐 李邕 《春赋》:“千巖为之动色,万壑为之流波。”
《漢語大詞典》:黑虎 拼音:hēi hǔ
(1).黑毛虎。《元史·世祖纪十三》:“乙酉,遣 麻速忽 、 阿散 乘传诣 云南 ,捕黑虎。”(2).指脸色变得阴沉严肃。 徐光耀 《平原烈火》十九:“ 周岩松 二话不说,黑虎起眼来,吓吓冷笑一声说:‘现洋!’” 古华 《浮屠岭》三:“ 田发青 黑虎着脸膛,回了 姜师功 一嘴。”
(3).体魄黑而健壮貌。 柯云路 《星星》二七:“是个黑虎矮壮、眼睛黑炯炯有点儿军人目光的中年汉子。”
《漢語大詞典》:黑沉 拼音:hēi chén
(1).黑暗;昏暗。 萧红 《夜风》:“屋中并不黑沉,虽是祖母熄了烛。”(2).脸色变得阴沉难看。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 王纬宇 想着,脸色黑沉了下来。”
《漢語大詞典》:放沉 拼音:fàng chén
谓脸色变得阴沉。 茅盾 《子夜》十五:“ 阿珍 偏偏不听命令。 屠维岳 的脸色立刻放沉了。” 茅盾 《子夜》十九:“ 吴荪甫 挂上了听筒,脸色突又放沉了。这不是忧闷,这是震怒。”《漢語大詞典》:移步换形 拼音:yí bù huàn xíng
(1).移动脚步,情景也随之变换。形容景色变化多端。 清 戴名世 《雁荡记》:“大抵 雁荡 诸峯,巧通造化,移步换形。”(2).比喻逐步起着变化。《扫迷帚》第二一回:“ 心斋 由 吴 返 镇 后,即以所得于 卞 汪 者,薰陶 徐 龚 ,渐渐移步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