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轻轻 拼音:qīng qīng
(1) [lightly]∶用很少力量或压力地轻轻地揉捏,使质地细腻
(2) [gently]∶温和地;温柔地
把孩子轻轻放在床上
《漢語大詞典》:腻玉(膩玉) 拼音:nì yù
纹理细腻润泽的玉。形容光滑细润。 唐 裴铏 《传奇·裴航》:“露裛琼英,春融雪彩,脸欺腻玉,鬢若浓云。” 宋 苏轼 《满庭芳》词:“腻玉圆搓素项,藕丝嫩、新织仙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想着他眉儿浅浅描,脸儿淡淡妆,粉香腻玉搓胭项。”《漢語大詞典》:粉颈(粉頸) 拼音:fěn jǐng
指妇女洁白细腻的颈项。 唐 司空图 《冯燕歌》:“唯将大义断胸襟,粉颈初迴如切玉。” 清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悄然入室,伴嫗盹於牀下, 芸 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 茅盾 《子夜》五:“他站起来踱了几步……看着少奶奶低垂的粉颈,自言自语的说。”《漢語大詞典》:密理 拼音:mì lǐ
(1).指人的肌肤或其他物体的表面纹理细腻紧密。《汉书·晁错传》:“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 颜师古 注:“密理,谓其肌肉也。” 宋 文同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诗:“磨知密理润,点觉浮光清。”(2).指文章严密有条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慎到 析密理之巧, 韩非 著博喻之富。”
《漢語大詞典》:白腻(白膩) 拼音:bái nì
(1).白净而细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银杏》:“其树耐久,肌理白腻,术家取刻符印,云能召使也。”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余假传母命,呼之入内,握其腕而睨之,果丰颐白腻。”(2).白而污浊。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
《漢語大詞典》:温栗 拼音:wēn lì
(1).温和而严谨。《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 唐 孔颖达 疏:“直失於不温,宽失於不栗,故教之使温栗也。”(2).指印石质地温润细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印章》:“我朝士人始以 青田 石作印,为文房之玩,温栗雅润,遂冠千古。”
《漢語大詞典》:润腻(潤膩) 拼音:rùn nì
光滑细腻;润泽细腻。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上皇发囊,且曰:‘此瑞龙脑香也,吾曾施於暖池玉莲朶,再幸尚有香气宛然。况乎丝缕润腻之物哉。’”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石》:“墙侧有捣衣石一片,洁白润腻,人尝坐之。” 柔石 《二月》四:“柔白的脸孔,这时两颊起了红色,润腻的、光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