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司令 拼音:sī lìng
(1).官名。 隋 为内官。《北史·后妃传序》:“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2).官名。 元 为盐场主管。《元史·百官志七》:“﹝ 至元 ﹞三十年,悉罢所辖盐司,以其属置场官……盐场二十九所,每场司令一员,从七品。”
(3).负责指挥所属军队的长官。 萧华 《通过大凉山》:“凭着头一天亲身的经历,彝族人民已经相信红军司令与他们的首领结盟是真诚的,红军是不会侵害他们的。”
(4).犹当令。 明 徐渭 《十六夜宿叶坊玩月》诗:“春风正司令,桂树蹔停花。” 清 林则徐 《夷船呈缴鸦片一律收清折》:“惟现值南风司令,各国本年贸易夷船,正应陆续到 粤 。”
《漢語大詞典》:正支 拼音:zhèng zhī
(1). 宋 制,盐商用现钱向官府购买盐钞,再以钞向盐场支盐,称为正支。参阅《宋史·食货志下四》。(2).封建宗族谱系以长房长子为正支,余为旁支。
《漢語大詞典》:场商(場商) 拼音:chǎng shāng
旧时盐商的一种。在指定盐场向盐户收盐转卖于政府(以备官运)或行商的中间商。随产区不同而有异名,如 长芦 称坨商, 两淮 称垣商, 两浙 称廒商。其起源为 明 代内商。《漢語大詞典》:盐警(鹽警) 拼音:yán jǐng
盐场的警察。 阿英 《盐乡杂信》八:“在烧时,常常有盐警来查照,如果没有照,而是私烧,这座灶是要被封的。” 何云祥 《嫂嫂》:“谁知一分钱还没赚到,就在这儿被盐警发觉,爹一慌,甩掉盐担想逃,不料砰砰几枪,爹就……”《漢語大詞典》:场灶(場灶) 拼音:chǎng zào
盐场上的煮盐灶。亦借指盐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无论那一省的人,都可以领票,也不论数目多少;只要领了票,一样的到场灶上计引授盐,却仍然要按着引地行销。”《漢語大詞典》:场私(場私) 拼音:chǎng sī
旧时指从盐场走私。 清 魏源 《筹鹺篇》:“自古有缉场私之法,无缉邻私之法。” 清 魏源 《筹鹺篇》:“议者动曰:减之又减,安能敌无课之私?此混邻私于场私。场私无课,而邻私有课。”《漢語大詞典》:盐知事(鹽知事) 拼音:yán zhī shì
“盐运司知事”的简称。盐运司的属官,分辖某一地区的盐场。又称盐场知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那后生道:‘他捐了个盐知事,到两 淮 候补去了。’”《漢語大詞典》:邻私(鄰私) 拼音:lín sī
清 代盐法规定:盐场产盐,应向指定的省、县运销;如把相邻地区盐场的盐运入,即为私盐,称为“邻私”。 清 魏源 《筹鹾篇》:“自古有缉场私之法,无缉邻私之法。邻私惟有减价敌之而已。”《漢語大詞典》:轠车(轠車) 拼音:léi chē
盐场运柴之车。分類: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