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书田(書田) 拼音:shū tián
(1).以耕田比喻读书,故称书为“书田”。 宋 王迈 《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勤种播。” 元 袁桷 《广招》:“揖虚漠而言旋兮,耕书田以振厉。”(2).旧时巨族大姓以公置田产中的地租所得,行为族中子弟读书的补贴,谓之“书田”。
《漢語大詞典》:营田(營田) 拼音:yíng tián
(1).经营田产;购置田地。《宋书·良吏传·江秉之》:“人有劝其营田者, 秉之 正色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梁书·处士传·何胤》:“山侧营田二顷,讲隙从生徒游之。”(2).即屯田。 汉 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或召募流民于驻扎地区种田,以供军饷。《南齐书·垣崇祖传》:“卿视吾是守 江 东而已邪?所少者食,卿但努力营田,自然平殄残丑。” 宋 范仲淹 《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更选差朝臣四人……专管本路税赋课利及图回营田等事。”《文献通考·田赋七》:“屯田以兵,营田以民,固有异制。 咸平 中, 襄州 营田,既调夫矣,又取邻州之兵,是营田不独以民也。 熙 丰 间,边州营屯,不限兵民,皆取给用,是屯田不独以兵也。”
(3).屯田制之耕作地。《通典·食货二》:“诸营田若五十顷外更有地剩配丁牛者,所收斛斗皆準顷亩。”《新唐书·薛珏传》:“初,州有营田。”
《漢語大詞典》:义田(義田) 拼音:yì tián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富中 大塘者, 勾践 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 富中 。”此当为义田之始。后即泛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 宋 钱公辅 《义田记》:“ 范文正公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羣族之人。” 清 恽敬 《沙陇胡氏学田记》:“后世君子私田之公於族者曰义田,义田之给於士者曰学田。”建国前, 陕甘宁边区 政府也提倡设置义田,以救济贫苦劳动人民。 林伯渠 《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奖励和推行义田义仓运动,建立社会救济事业的基础。”《漢語大詞典》:蚂蚁(螞蟻) 拼音:mǎ yǐ
(1).本指大蚁。后亦为蚁的通称。种类甚多,皆营巢群居,一般雌蚁、雄蚁有翅;工蚁、兵蚁无翅。某些种类对人类有害。《水浒传》第八十回:“四下小船,如蚂蚁相似,望大船边来。”《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回:“蚁子盐,是蚂蚁儿的卵煮熬得的。”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哦,它们去搬兵了,找来了成队的蚂蚁。”(2).旧称房田产交易时的中人。 清 沈起凤 《谐铎·蚁封》:“ 吴 俗田房交易,作中者名曰‘蚂蚁’。”
《漢語大詞典》:多田翁 拼音:duō tián wēng
唐 卢从愿 广置田产,被称为“多田翁”。《新唐书·卢从愿传》:“御史中丞 宇文融 方用事,将以括田户功为上下考, 从愿 不许, 融 恨之,乃密白:‘ 从愿 盛殖产,占良田数百顷。’帝自此薄之,目为多田翁。后欲用为相屡矣,卒以是止。”分類:田产
《漢語大詞典》:影占 拼音:yǐng zhàn
(1).谓虚占人户或田产,使逃避赋役、税收。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诸道军诸使家口亲族,递相影占,不曾输税。若官自糶盐,此辈无一人遗漏者。”《元典章·户部·田宅》:“ 昔里思吉 将民户 舒德舆 等田土虚立典卖文契影占,﹝民户﹞不当杂役。”(2).冒认占有。《元典章·户部·官田》:“亡 宋 各项係官田土……归附以来,多被权豪势要之家影占为己业。”
(3).遮掩,隐蔽。《水浒传》第六回:“这两箇哪里似箇出家人,只是緑林中强贼一般,把这出家影占身体。”
《漢語大詞典》:民产(民産) 拼音:mín chǎn
百姓的田产。《宋史·王次翁传》:“ 次翁 檄取属邑丁籍,视民产高下以为所输多寡之数,约期受输,不扰而集。”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条编始末》:“初, 洪武 十八年,恩詔 应天 五府州为兴王之地,民产免租,官产减租之半。” 分類:田产
《漢語大詞典》:官契 拼音:guān qì
(1).官府的书契、符信。《周礼·天官·宰夫》:“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孙诒让 正义:“官契,即小宰八成之书契也。” 唐 王建 《赠胡泟将军》诗:“朱牌面上分官契,黄纸头边押勅符。”(2).民间典卖田产向官府纳税注册的契据。《文献通考·征榷六》:“﹝ 宋 乾道 ﹞七年,臣僚言:民间典卖田产,必使之请官契,输税钱。”
《漢語大詞典》:投献(投獻) 拼音:tóu xiàn
(1).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如今认了我父亲 鄂国公 ,要降 唐 去,无甚功劳,因此执缚你去,权为投献之礼。”(2).谓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宣谕》:“説与百姓每:不许将耕种田地投献势家。”
《漢語大詞典》:田讼(田訟) 拼音:tián sòng
有关田产的诉讼。《新唐书·百官志四下》:“户曹司户参军事,掌户籍……婚姻、田讼、旌别孝悌。”《宋史·职官志三》:“左曹分案三:曰户口……曰农田,掌农田及田讼。”分類:田产
《漢語大詞典》:富农(富農) 拼音:fù nóng
(1).泛指拥有大量田产的人。 唐 于濆 《富农诗》序:“ 濆 寓居 尧山 南六十里,里有富农,得氏 琅琊 ,人指其貌:此多藏者也。积粟万庾,马牛无算。”《新唐书·回鹘传下》:“畜,马至壮大,以善鬭者为头马,有橐它、牛、羊,牛为多,富农至数千。” 清 李鸿章 《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臣料数十年后, 中国 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製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韩北屏 《非洲夜会·酋长的故事》:“他说他是一九五二年才当选酋长的,当选之前,是一个富农,家里现在还经营着农业。”(2).指我国旧时农村中以剥削雇佣劳动(兼放高利贷或出租部分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一般占有土地和比较优良的生产工具以及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收入的大部分是由剥削得来。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四节:“富农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五左右。”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五章:“你爱的是地主、富农,恨的是贫下中农。”
《漢語大詞典》:地癖 拼音:dì pǐ
谓广置田产的癖好。《旧唐书·忠义传·李憕》:“ 憕 丰於产业, 伊川 膏腴,水陆上田,脩竹茂树,自城及 闕口 ,别业相望,与吏部侍郎 李彭年 皆有地癖。 郑巖 , 天宝 中仕至 絳郡 太守,入为少府监,田产亚於 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