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担子(擔子) 拼音:dàn zi
(1).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特指货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旁边是一个卖汤圆的担子。” 闻一多 《罪过》诗:“老头儿和担子摔一交,满地是白杏儿红樱桃。” 杨朔 《征尘》:“车夫们围着一架卖甜酒的担子,蹲着,抽着旱烟。”(2).比喻担负的责任。 宋 朱熹 《经筵讲义》:“须是认得个仁又将身体验之,方真个知得这担子重,真得是难。”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身闲才见公途险,累少方知担子轻。” 巴金 《家》十二:“第二天爹就死了。爹肩膀上的担子就移到我的肩膀上来。”
(3).一种有坐位而无轿厢的便轿。 宋 王溥 《唐会要·命妇朝皇后》:“其尊属年老勅赐担子者,不在此例。”《说郛》卷二四引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先是妇人犹乘车舆, 唐 乾元 以来,乃用兜笼,若今之担子矣。”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箯舆,编舆也, 晋 以来谓之篮舆,或曰担子,犹兜子也。”
(4).借指担夫。 吴组缃 《山洪》二二:“说话之间,那官长吹一声哨子,担子们随即忙着准备妥当。”参见“ 担夫 ”。
(5).扁担。 柳青 《铜墙铁壁》第六章:“ 二木匠 想打破尴尬,开个玩笑,就拿担子去挑水。”
《漢語大詞典》:担夫(擔夫) 拼音:dān fū
旧时以挑运货物行李为职业的人。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 韩侘胄 死,缘坐窜流 衢 信 道中不絶,至无担夫可雇。” 金 秦略 《穀靡靡》诗:“请君沿路看担夫,汗颗多於所担米。”分類:行李
《漢語大詞典》:担儿(擔兒) 拼音:dān ér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宋 辛弃疾 《鹊桥仙·送粉卿行》词:“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闷似 长江 ,揽得箇相思担儿。”《漢語大詞典》:匾担(匾擔) 拼音:biǎn dān
即扁担。挑或抬东西的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制成,扁而长。《五灯会元·临济宗·五祖法演禅师》:“你一似箇三家村里卖柴汉子,把箇匾担向你十字街头立地,问人中书堂今日商量甚么事。”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一折:“只有这一箇放下他那抅绳匾担,立在道傍,明明是个打柴的了。”《水浒传》第四十回:“那伙人就歇了担子,都掣了匾担,立在人丛里看。”《漢語大詞典》:竹担(竹擔) 拼音:zhú dān
亦作“ 竹檐 ”。 竹制的扁担。 唐 张籍 《樵客吟》:“斧声坎坎在幽谷,採得齐梢青葛束,日西待伴同下山,竹担弯弯向身曲。” 明 高启 《伐木词》:“竹檐挑多两肩赤,礪斧时寻涧边石。”分類:扁担
《漢語大詞典》:扁挑 拼音:biǎn tiāo
扁担。《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同着十来个家人,拿了许多扁挑、索子、镰刀,正来下舡。” 沙汀 《选灾》:“篾匠分别把箩筐提在村道上面,穿上扁挑,摆开两腿,蹲下身子去担。”分類:扁担
《漢語大詞典》:担杖(擔杖) 拼音:dān zhàng
亦作“ 担仗 ”。 (1).担子。指行李、货物等。《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收拾担杖,安排路费,摆开那暖轿马匹,即时出京东门。”《水浒传》第十六回:“看那军人担仗起程, 杨志 和 谢都监 、两个虞侯押着。”《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老员外速教收拾担仗,往 西京 河南府 去避死。”
(2).扁担。 元 宫天挺 《七里滩》第一折:“驀岭登岗,拽着个钝木斧繫着条麄麻绳携着条旧担杖。”《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四十文钱买了副铁勾担仗。” 峻青 《老水牛爷爷》:“他就会立刻跑来,笑眯眯地拿起担杖,一口气给挑满了缸。”
《漢語大詞典》:冲管(衝管) 拼音:chōng guǎn
方言。扁担的一种。 陈世旭 《路漫漫》一:“要把稳啊!不要弄得冲管桃水两头塌,竹篮打水一场空。”原注:“冲管,一种两头包铁的用来挑柴的扁担。”分類:扁担
《漢語大詞典》:高肩担 拼音:gāo jiān dān
把东西扎在扁担两头上面的担子。《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只见一个汉子,头上带个竹丝笠儿,穿着一领白段子两上领布衫,青白行缠扎着裤子口,着一双多耳麻鞋,挑着一个高肩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