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一带(一帶) 拼音:yí dài
(1).一条带子。常用以形容东西或景物象一条带子。 唐 冷朝阳 《登灵善寺塔》诗:“ 华岳 三峯小, 黄河 一带长。”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三国演义》第四六回:“ 孔明 教把船隻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 清 黄宗羲 《留别海昌同学序》:“诸子与某相隔一带水耳。”(2).泛指某一地区或其附近。 宋 张载 《泾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窃见古 渭州 一带,生熟蕃户,据地数百里,兵数十万,土壤肥沃,本 汉 唐 名郡。”《元史·世祖纪一》:“率 蒙古 、 汉 军驻 燕京 近郊、 太行 一带,东至 平滦 ,西控 关陕 。”《儒林外史》第一回:“小哥,你只在这一带顽耍,不必远去。”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蒋介石 还有六十个师位于江南一带,他们仍在准备作战。”
(3).表数量。用于象带子样的物件。《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看那从嫁 锦儿 时,脊背后披着一带头髮,一双眼插将上去,脖项上血污着。”《元史·舆服志二》:“龙头竿绣氅,竿如戟,无钩,下有小横木,刻龙头,垂朱緑盖,每角缀珠佩一带,带末有金铜铃。”
(4).表数量。用于景物或景色。 唐 羊士谔 《泛舟入后溪》诗:“两餘芳草静沙尘,水緑滩平一带春。” 明 梵琦 《怀净土》诗:“一带云山一草堂,一瓶浄水一炉香。”《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边一带緑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现时我就在云里。飞机正越过一带大山,飞的极高,腾到云彩上头去。”
(5).表数量。用于成排的门或建筑物等。《水浒传》第六八回:“只听得排门一带都倒,正不知多少人抢将入来。”《荡寇志》第七一回:“又只见密密层层,成千成万无数的帐房,一带一带的鱼鳞也似比著。”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桥下为 盘龙江 之支流,岸边有石栏杆环护,向左绕去,隐没于左手一带黄色围墙之后。”
《漢語大詞典》:排列 拼音:pái liè
(1).排成行列。 宋 卢炳 《念奴娇·白莲》词:“西国夫人空里坠,圆盖亭亭排列。”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观察亲执桴鼓,一击而排列如墙。”(2).按次序排队、安放或编排。《元典章·吏部七·座次》:“僉事 王好礼 、 周正 散官职位相同,未审逐官阶位上下排列。”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一切都在记忆中,一想便全想起来,他得慢慢的把它们排列好,整理好。”
(3).排着队站立;成排耸立。《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夫人坐於中堂,灯烛辉煌,将丫鬟二十餘人各盛饰装扮,排列两边。”《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那时许多星官神将早排列在阶下。” 碧野 《雪路云程·驰往巴仑台》:“顺着宽敞平坦的公路,两旁排列一幢幢崭新的建筑物。”
《漢語大詞典》:连头(連頭) 拼音:lián tóu
成排,一个挨一个。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将相侯王,连头受戮;乞为奴僕,而犹不获。”《旧唐书·懿宗纪》:“致使三军百姓,抆血相视,连头受诛。”分類:成排
《漢語大詞典》:木排 拼音:mù pái
放在江河里的成排地结起来的木材。可用作交通工具。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他跳上木排,拿起网兜,捞起水草,泛泛的远开去了。”如:为了从林场外运的方便,有水道的地方常把木材结成木排,使顺流而下。《漢語大詞典》:鲎箄(鱟簰) 拼音:hòu pái
成排的鲎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鲎鱼》:“背上有骨如角,高七八寸,如石珊瑚状。每过海,相负於背,乘风而游,俗呼鱟帆,亦曰鱟簰。”分類:成排
《漢語大詞典》:排房 拼音:pái fáng
所有房间都由前向后先后排成一直列的房子排成一行的一系列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物的区段
一组成排的建筑物。例如:一条街又一条街严格地相似,排房成行。
《漢語大詞典》:陈浮(陳浮) 拼音:chén fú
成排成堆地漂浮着。《楚辞·王褒〈九怀·危俊〉》:“晞白日兮皎皎,弥远路兮悠悠。顾列孛兮縹縹,观幽云兮陈浮。” 王逸 注:“山气滃鬱而罗列也。”《漢語大詞典》:放排 拼音:fàng pái
木材水运的一种方式。将木材用藤条、篾缆、钢索、铁链等索具编扎成排,在水中顺流漂下,以进行木材运输。《新民歌三百首·哥哥放排去山外》:“哥哥放排去山外,深深山谷雾不开。”《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 东霸江 是 甸子街 上的一个富豪,雇了不少的水手,叫把头 刁七 领着给他放排。”《漢語大詞典》:喀秋莎 拼音:kā qiū shā
火箭炮的一种,能成排发射。 苏联 卫国战争期间,这种炮发挥了很大的威力,战士们以姑娘常用的名字“卡佳”的爱称称呼它,故名。分類:成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