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初稿 拼音:chū gǎo
亦作“ 初藳 ”。 指草稿,未定稿。 宋 王巩 《王氏谈录·修书进稿》:“公言修书藳草,《隋书》尤重,谓之初藳,与正本并奏。”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读书敏求记校本》:“疑 赵氏 所刊乃初稿,而非定本。” 巴金 《〈爝火集〉后记》:“所以我回到宿舍就把前一天写好的初稿拿出来修改和补充。”《漢語大詞典》:点定
修改使成定稿。《晋书·郭象传》:“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餘众篇,或点定文句而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司空 郑冲 驰遣信就 阮籍 求文, 籍 时在 袁孝尼 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 宋 苏轼 《思无邪斋赞》:“此赞信笔直书,不加点定,殆是天成。” 清 陆继辂 《〈七家文钞〉序》:“﹝ 薛画水 ﹞因出其向所点定二子( 惲敬 、 张惠言 )之文。”《漢語大詞典》:削稿 拼音:xuē gǎo
亦作“ 削藳 ”。 (1).犹削草。《北史·高熲传》:“所有奇策良谋及损益时政, 熲 皆削稿,代无知者。”参见“ 削草 ”。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文擅彫龙,而成輒削藳。”《新唐书·戴胄传》:“奏已,即削藳,秘外莫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光皇策士》:“ 郑湜 无削藳爱君之忠。”
(2).谓删改定稿。 明 张煌言 《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兹 云霖 将削稿以付剞劂氏,貽书问序於予。” 清 杨复吉 《〈晋人麈〉跋》:“《晋人麈》及《粤西琐记》二书,以未经削稿,生前秘不示人。” 王闿运 《衡阳程太夫人述状》:“谨刊削家状,略述大节,备大雅君子削藳焉。”
《漢語大詞典》:组稿(組稿) 拼音:zǔ gǎo
编辑部门按计划向作者约定稿件。 巴金 《探索集·我和文学》:“过了一年半载,就用不着我自己写好稿到处投寄,杂志的编辑会找人来向我组稿。” 吴晗 《〈灯下集〉前言》:“我看,机关干部、教授、教师、研究工作者、工人、农民,都可以写,都是组稿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