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约定(約定) 拼音:yuē dìng
事先商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张氏 送了馆约,约定明年正月元宵后到馆。”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锦鳞儿一对对风流可怪,你在那海当中曾约定两下里和谐。” 巴金 《三次画像》:“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他的家。”《漢語大詞典》:谐价(諧價) 拼音:xié jià
亦作“ 谐贾 ”。 论价,商定价格。《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当之官者,皆先至 西园 谐价,然后得去。” 李贤 注:“谐谓平论定其价也。” 晋 裴启 《语林》:“令人视之,果见向囊皆珍玩,正与胡父谐贾。” 沈曾植 《寐叟题跋》一集下:“飞鳧人持此卷来,审为真蹟,谐价得之。”《漢語大詞典》:量定 拼音:liàng dìng
(1).裁定;裁断。《周书·苏绰传》:“后 太祖 与僕射 周惠达 论事, 惠达 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 绰 ,告以其事, 绰 即为量定。”(2).商定;酌定。 唐 孔颖达 《〈礼记正义〉序》:“恐独见肤浅,不敢自专,谨与…… 魏王 参军事臣 张权 等对共量定。”
《漢語大詞典》:参定(參定) 拼音:cān dìng
参酌商定。《魏书·崔孝芬传》:“ 熙平 中, 澄 奏地制八条, 孝芬 所参定也。” 宋 苏轼 《参定叶祖洽廷试策状》:“伏望陛下令 君锡 条具 祖洽 讥訕之言,下近臣参定,以明枉直。”《明史·张志发传》:“日来慰諭辅臣温旨,辅臣与司礼自相参定,方听御批。”《漢語大詞典》:断扑(斷撲) 拼音:duàn pū
一种买卖方式。据估定的货物数量和商定的单价,计算总值,协议成交;成交后,即使货物的实际数量与原估出入较大或货物的单价有所升降,也不得再行找补。今我国某些地区尚有行之者。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二 浙 造酒,非用灰则不澂而易败。故买灰官自破钱。如 衢州 岁用数千緡。凡僧寺灶灰,民皆断扑。”《漢語大詞典》:保结(保結) 拼音:bǎo jié
(1).旧时写给官府的担保他人身分、行为清白或符合某一商定的条款的文书。《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有这等冤枉的事!不打紧,明日同合村人,具张连名保结,管你无事。” 叶紫 《星》第五章:“我们邀了全村的老年人具一个保结,想把你的田作主押一点儿钱。”(2).指官吏应选或童生科举应考时证明其身分、情况的凭证。如担保应试童生身家清白,没有冒籍、匿丧等。《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这 邓质夫 的父亲是 王玉辉 同案进学, 邓质夫 进学又是 王玉辉 做保结,故此称是老伯。”
《漢語大詞典》:撕毁 拼音:sī huǐ
撕破毁掉。引申指单方面背弃共同商定的协议、条约等。 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