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单行(單行) 拼音:dān xíng
(1).独行。 汉 焦赣 《易林·蛊之蒙》:“家在海隅,绕挠深流;王孙单行,无妄以趋。”《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2).专行。 汉 班固 《白虎通·三教》:“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政务院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规定》:“凡经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核准的单行法规,均须层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备案。”
(3).单独印行或流传。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辍》:“《宋史·艺文志》史部传记类著录, 陈鸿 《东城老父传》一卷,则曾单行。” 余嘉锡 《古书通例·绪论》:“况书有别称,史惟载其定名;篇有单行,志仅记其总会。”
(4).指散体。相对骈俪而言。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尝於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復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东汉 北方之文,词多駢儷,句严语重,乃古代之文也;南方之文,多属单行,语词浅显,乃古代之语也。”
一行。 姚华 《论文后编》:“论虽一体,製实多端,或分著作之一篇,或括撰述之总部,多则累牘,少亦单行。”
《漢語大詞典》:刊行 拼音:kān xíng
谓书稿刻印行世。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梦》:“或劝诵《金光明经》,具言世所传本多误,惟 咸平 六年刊行者最为善本。” 清 方维甸 《校刊〈抱朴子·内篇〉序》:“ 伯渊 叙録篇目,将以刊行。” 关德栋 《冯梦龙〈山歌〉序》:“《童痴二弄·山歌》刊行后的情况,限于一时文献不足,难于具体论述了。”《漢語大詞典》:刊刻 拼音:kān kè
(1).(碑文)雕刻。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命余製铭,以充刊刻。”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君长一城,亦尽刊刻之美。”(2).刻板印行。《宋史·毕士安传》:“ 真宗 然之,遂命刊刻。” 明 唐顺之 《牌》:“合行刊刻仰各有司及委官查照着实遵奉施行。”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就其字迹观之,殆 唐 初人所为;或许是后人傅会 岑 诗而刊刻的。”
《漢語大詞典》:梓行 拼音:zǐ xíng
刻版印行。亦泛指出版。 明 文徵明 《题张企斋备遗补赞》:“故革除遗事,备遗録次第梓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斅艺斋文》:“全书未能梓行,特载於此。” 林纾 《致蔡元培函》:“书未梓行,无从拜读。”《漢語大詞典》:刻梓 拼音:kè zǐ
刻板印刷。旧谓出版印行。 明 王廷相 《刻〈齐民要术〉序》:“侍御 钧阳 马公 直卿 按治 湖 湘 ,获古善本,閲之,喟然曰:‘此王政之实也。’乃命刻梓范民。” 明 刘刚 《〈日损斋笔记〉后序》:“所著有诗文三十三卷,《义乌志》七卷,并以刻梓流布於士林间。”《漢語大詞典》:刊布 拼音:kān bù
(1).刻版或排版印行。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著述·忠义录》:“臣於歷代忠义之臣,撮其尤者,为《忠义録》,及恃宠宦官附之。乞刊布臣僚,庶宦者不得行其奸宄矣。”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朱笥河》:“逸书五百餘部,次第刊布,流传海内。”(2).指刊登公布。 邹韬奋 《对人对境和对己的态度》:“读者诸友对于本文的意见如有补充或纠正之处,希望不吝赐教。我们是非常乐于刊布以公诸社会的。”
《漢語大詞典》:节本(節本) 拼音:jié běn
指图书经删节以后印行的版本。 宋 楼钥 《〈通鉴总类〉序》:“《资治通鑑》,不刊之书也, 司马公 自言精力尽於此书,而士夫鲜有能徧读者。始则以科举而求简便,世所传节本,自谓得此足矣。” 孙犁 《秀露集·被删小记》:“如果是‘节本’或‘洁本’,应在文前文后加以说明。”《漢語大詞典》:市钞(市鈔) 拼音:shì chāo
宋 时官方印行于市场的各种证劵,可据以兑换茶、盐、香药等货物。《宋史·食货志下三》:“﹝ 熙寧 ﹞四年,詔 陕西 行 蜀 交子法,罢市钞;或论其不便,復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