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呵护(呵護) 拼音:hē hù
(1).呵禁卫护,使侵凌者不得近。 唐 李商隐 《骊山有感》诗:“驪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宋 范成大 《小峨眉》诗:“降 商 讫 周 谨呵护,磬氏无敢加鐫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薛慰娘》:“女在墓,为羣鬼所凌, 李翁 时呵护之。” 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诗,它一面对主流尽着传统的呵护的职责,一方面仍给那些新花样忠心的服务。”(2).指(神灵)庇护,保佑。 宋 侯寘 《水调歌头·题法华台》词:“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羣感佛力呵护,香火日盛。” 孙中山 《伦敦被难记》第四章:“以是而予知祷告之诚……以是而予知上帝固默加呵护者也。”
《漢語大詞典》:拱揖 拼音:gǒng yī
亦作“ 拱挹 ”。 (1).拱手作揖以示敬意。《周礼·夏官·小臣》“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法仪” 汉 郑玄 注:“趋行拱揖之容。”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致天之届,拱揖羣后。” 唐 张绍 《冲佑观》诗:“拱揖高让,神人乐推。” 明 唐顺之 《万古斋公传》:“﹝公﹞病且亟,余往候之,气已微矣,犹披衣端坐作拱揖状。” 清 曹寅 《赠卜者杨老》诗:“ 杨老 性淳慤,拱揖类童子。”
(2).环绕卫护。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长冈巨阜,紆餘盘屈,以相拱揖抱负。” 元 周琦 《野狐岭》诗:“连冈束重隘,拱揖犹城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又有 白蚌 、 甘丹 、 色腊 、 寻鹅 四大寺,远近拱挹。”
《漢語大詞典》:拥护(擁護) 拼音:yōng hù
(1).扶助,保护。《汉书·匈奴传下》:“ 郅支 单于自以道远,又怨 汉 拥护 呼韩邪 ,遣使上书求侍子。”《乐府诗集·相如歌辞十四·古辞〈雁门太守行〉》:“拥护百姓,子养万民。”《宋书·沈攸之传》:“叛亡入境,輒加拥护,逋逃出界,必遣穷追。” 唐 司空图 《障车文》:“教你喜气扬扬,更叩头神佛,拥护门户吉昌。”(2).簇拥;跟随卫护。《水浒传》第九二回:“ 花荣 等拥护着 宋江 、 卢俊义 、 吴用 ,绕城周匝看了一遍。”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优容大臣》:“诸臣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便高轩駟马,八騶拥护,皆何所来貲?可细究乎?”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他也不暇计较,再望路上,不但黄盖车已经走过,连拥护的骑士也过去一大阵了。”
(3).围裹。《清平山堂话本·李元吴江救朱蛇》:“中设两座,皆是绞销拥护。”
(4).对制度、党派、领袖、政策等表示赞成支持。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然而 中国 目前的革命的政党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 日 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三章:“各民主党派发表了联合宣言,拥护咱们志愿军抗 美 援 朝 。”
《漢語大詞典》:将护(將護) 拼音:jiāng hù
(1).调养护理。《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裴松之 注引 晋 胡冲 《吴历》:“ 策 既被创,医言可治,当好自将护,百日勿动。”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殞命。” 叶圣陶 《小病》:“只想她怎样使他欢喜,怎样给他安慰,怎样将护他生命的发荣。”(2).卫护。《后汉书·王昌传》:“昔遭 赵氏 之过,因以 王莽 篡杀,赖知命者将护朕躬,解形 河 滨,削迹 赵 魏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 崔氏 甚惧,而生与 蒲 将之党有善,得将护之。”
《漢語大詞典》:拱卫(拱衛) 拼音:gǒng wèi
环绕;卫护。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迴环,严设龙蛇之府;羣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畿辅·四辅城》:“自 大寧 撤防, 东胜 失守,关隘弥近,拱卫宜严。”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四方得拱卫之势,国家有磐石之安。” 杨朔 《泰山极顶》:“那拱卫在 泰山 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 徂徕山 等许多著名的山岭。”《漢語大詞典》:屏蔽 拼音:píng bì
屏障。指遮蔽之物。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独 西蜀 全盛,迄今为东南屏蔽。”《明史·太祖纪一》:“吾欲先取 山东 ,撤彼屏蔽。” 瞿秋白 《失题》诗:“那贯彻金石的灵光,它唯一的屏蔽,便是前思后想。”遮挡;卫护。《汉书·樊哙传》:“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令 项庄 拔剑舞坐中,欲击 沛公 , 项伯 常屏蔽之。”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屏蔽 江南 ,防把口岸。” 倪嗣冲 《致内阁电》:“ 亳州 防营且能相助,兵力并不以为薄,况有 冲 在前屏蔽革军。”
《漢語大詞典》:卫道(衛道) 拼音:wèi dào
(1).指卫护儒家道统。 宋 明 理学家称儒家学术思想授受的系统为道统。《宋史·刘爚传》:“ 刘爚 表章 朱熹 《四书》以备劝讲,卫道之功莫大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石琢堂 ﹞徧搜东南坊肆,得三百四十餘部(《四朝闻见録》),尽付诸一炬,可谓严于卫道矣。”(2).指维护旧道德和旧伦理观念。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自来所谓大家的文章,除掉卫道的门面话,抄袭摹拟而来的虚浮话,还剩些什么东西?” 巴金 《家》二:“我们 四川 社会里卫道的人太多了。他们的势力还很大。男女同校,他们一辈子连做梦都不曾梦到!”
《漢語大詞典》:牙城 拼音:yá chéng
(1).军中主帅或主将所居的城。以例当建牙旗,故称。《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 渥 父 行密 之世,有亲军数千营於牙城之内。” 胡三省 注引《蜀注》:“古者军行有牙,尊者所在。后人因以所治为衙,曰牙城,即衙城也。” 元 王恽 《泽潞即事杂诗》之七:“角声催日上牙城,白羽风清坐閲兵。”(2). 唐 代卫护节度使住宅的内城。《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比至,子城已洞开,惟牙城拒守,寻纵火斧其门而入。” 胡三省 注:“凡大城谓之罗城,小城谓之子城。又有第三重城以卫节度使居宅,谓之牙城。”
《漢語大詞典》:撝呵 拼音:huī hē
亦作“ 撝訶 ”。 (1).挥斥。引申为卫护。 唐 韩愈 《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明 李东阳 《坠马后柬萧文明给事》:“置身隙地不盈丈,或有神鬼相撝訶。”
(2).指挥。 金 元好问 《并州少年行》:“黄羆朱豹皆遮罗,男儿万马随撝訶。”
《漢語大詞典》:扶护(扶護) 拼音:fú hù
扶持卫护;扶持护理。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所以崇卫威神,扶护警蹕。” 宋 欧阳修 《祭沙山太守祈晴文》:“ 脩 扶护母丧,归祔先域,大事有日,阴云屡兴。” 明 李东阳 《明故封承德郎太仆寺寺丞章公墓表》:“考病风,扶护不倦。”《漢語大詞典》:呵拥(呵擁) 拼音:hē yōng
(1).吆喝簇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平日诸勋贵骑从,呵拥交驰於道。”(2).卫护,保护。 明 孟称舜 《死里逃生》第四出:“那时节……若不是神明呵拥,则俺冷骨头倩谁来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