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凶狡(兇狡) 拼音:xiōng jiǎo
(1).凶顽狡诈。《后汉书·朱穆传》:“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旧唐书·突厥传下》:“不可使凶狡之虏,恣行侵渔,无辜之甿,久遭涂炭。” 明 唐顺之 《答曾石塘总制》:“譎诈凶狡,虏人所长。”(2).指凶顽狡诈之人。《宋书·礼志一》:“寇 羯 饮马於 长江 ,凶狡虎步於万里,遂使神州萧条,鞠为茂草,四海之内,人跡不交。”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况復邦家不造,至此横流,凶狡犹存,何所逃责?”《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康元年》:“凶狡猖狂,若待上闻,孤城必陷。”
(1).凶暴。狡,暴戾。《北齐书·神武纪上》:“ 兆 虽劲捷,而兇狡无谋,不足图也。”《明史·刘讱传》:“ 联 素兇狡,尝殴其父 良 ,论死。”
(2).凶恶狡猾。《旧唐书·朱泚黄巢等传论》:“﹝ 泚 ﹞性惟兇狡,耳习闻於篡夺,心本乏於忠诚。”《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人兇狡非常,只怕容易打听不出。若是洩漏了事机,不惟无益,反致有害。”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卷五:“今之恶少兇狡百出,安能坐缚手足久困飢馁乎?”
《漢語大詞典》:强顽(强頑) 拼音:qiáng wán
(1).强横凶顽。 宋 曾巩 《靖安县幽谷亭》诗:“岂如此中吏,明心慑强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四节:“民众是不会因战败或首领被擒被杀而停止反抗的,也说明统治阶级即使像 隋炀帝 那样荒淫昏乱的人作首领,对镇压民众起义还是强顽不退缩的。” 郭沫若 《盲肠炎·为“五卅”惨案怒吼》:“他们要维持他们的侵略地位,决不肯轻易地容许我们,但我们难道有甚么爱惜要永远听他们强顽吗?”(2).犹顽强。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九:“支书说:‘这傢伙是根直肠子,怕他一时想不开。’‘这倒是不必担心,他比哪一个人都强顽些。’”
《漢語大詞典》:三凶 拼音:sān xiōng
三个凶顽的人。指 帝鸿氏 ( 黄帝 )之子 驩兜 , 少皞氏 之子 共工 , 颛顼氏 之子 鲧 。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宋书·乐志四》:“虽有三凶类,静言无所施。”《漢語大詞典》:凶愚 拼音:xiōng yú
凶顽愚昧的人。《列子·杨朱》:“仁圣亦死,凶愚亦死。”《尹文子·大道上》:“圣贤仁智,命善者也;顽嚚凶愚,命恶者也。”《旧唐书·张柬之传》:“提挈子弟,啸引凶愚,聚会蒱博,一掷累万。”分類:凶顽
《漢語大詞典》:穷固(窮固) 拼音:qióng gù
(1).谓穷凶顽恶。《国语·鲁语上》:“夫 莒太子 杀其君,而窃其宝来,不识穷固。”(2).指不肖而鄙陋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