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折阅
1.谓商品减价销售。《荀子·修身》:“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閲不市。” 杨倞 注:“折,损也,閲,卖也。谓损所閲卖之物价也。”《宋大诏令集·政事·置市易物诏》:“天下商旅货物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閲失业。” 梁启超 《托辣斯·托辣斯之利》:“或遇物价骤落,小资本者,不能不忍折閲而急求售,以为通转之资。”2.谓买主杀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绣》:“潜至其肆,託言买扇。女子便呼父。父出, 刘 意沮,故折閲之而退。”
《漢語大詞典》:拍卖(拍賣) 拼音:pāi mài
(1).商业中的一种买卖方式。一般是由出卖者把现货或样品陈列于商行当众出卖,由购买者竞相出价争购,直到无人再加价时,就拍板作响,表示成交。 清 裴荫森 《购置练船疏》:“其船託 英 商天裕洋行拍卖,洋平番银四千元。”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下》:“合同各执,载明限期,如过限期不还,即将所押之物拍卖偿抵。”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章:“ 薛嘉黍 从 法国 奔丧到了 南洋 ,把他父亲遗留下来的一个椰油厂拍卖了。”(2).减价抛售,甩卖。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现在皮皮商店要拍卖这许多货,货色都是最上等的。”
(3).泛指出卖。 萧军 《羊·樱花六》:“第二天她还是白着脸色去拍卖她的青春。”
《漢語大詞典》:减粜(減糶) 拼音:jiǎn tiào
谓荒年时,米价上涨,国家将常平仓粮米减价出售。《清会典·户部七·尚书侍郎职掌七》:“凡荒政十有二……五曰减糶。”《漢語大詞典》:放盘(放盤) 拼音:fàng pán
旧时谓商店减价出售或增价收买。 郭沫若 《水平线下·后悔》:“年关已经逼近了……每天每天在报纸上登出大号字的‘××公司大放盘’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