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共67,分4页显示 1 2 3 4 下一页【生卒】:1729—1814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耘松,一字云崧,号瓯北。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殿试第三,授编修,历广西镇安知府,官至贵西道。曾佐两广总督李侍尧幕。晚主讲安定书院。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又精史学。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赵翼,字云崧,号瓯北,阳湖人。乾隆辛巳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贵西兵备道。有《瓯北集》。全台诗
赵翼(1727~1814),字云松,又字耘松,号瓯北,晚署三半老人。常州府阳湖县人(今江苏省武进县)。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冬,授广西镇安府知府,曾开府仓以周民急。乾隆三十五年(1770)调广东广州府,次年擢贵州贵西兵备道。后出任县令。乾隆五十二年(1787)因台湾林爽文之役,尝佐闽浙总督李侍尧幕。赵翼计谋调兵遣将,擘画军需,所提制敌策略,卓越中肯,李侍尧倚之如左右手。乾隆五十三年(1788)春,林爽文被捕,赵翼以军事已毕,请辞归,坚决不受封赏。晚年归乡里,以著述自娱。在诗坛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著有《皇朝武功纪盛》、《二十二史劄记》、《瓯北诗话》、《瓯北诗集》等〖参考《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台银本、《清耆献类徵选编》,台银本。〗。 赵翼在清代诗坛颇具影响力,论诗不标举宗派;而其诗学精神实从宋诗来。擅长以平铺直叙的手法写诗,似嘲似谑,洪亮吉因此谓其作「如东方正谏,时带诙谐」;袁枚则称其诗:「忽正忽奇,忽庄忽俳。稗史方言,皆可闻入」。以下所收,乃以嘉庆壬申(1812)湛贻堂版《瓯北集》为底本,参考湛贻堂版《瓯北诗钞》、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赖子清《台海诗珠》而来。(施懿琳撰)黄鹤楼志·人物篇
赵翼(1727—1814) 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殿试探花。曾任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中年辞官归里,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诗与袁枚齐名,并称“袁赵”,袁赵与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与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为“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之一。曾作五言排律《题黄鹤楼十六韵》,有“楼真千尺回,地以一诗传”之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一出芦沟迹渐遥,当年从此上云霄。
重来恰是回头路,欲去还同拗项桥。
敢以身微忘恋阙,或凭政最更登朝。
露寒鳷鹊曾游地,回首巢痕故未消。
飞瀑依然万点多,当年养望此岩阿。
空山竟不生薇蕨,破屋徒怜补薜萝。
人笑褚公犹齿冷,家还江令已头皤。
如何领袖山林席,名节翻输一翠蛾。
豚栅鸡栖一亩宫,呼来儿女脱青红。
怜他未惯蓬茅宅,笑我原来田舍翁。
麈尾可挥非祖物,菜根须咬趁童蒙。
短檠镫火长镵柄,闲与诸雏话旧风。
少日曾贪面百城,而今万卷送浮生。
一身去职如花落,两眼观书尚月明。
鸿爪春泥思往迹,马蹄秋水得闲情。
天留老笔非无用,要与熙朝写太平。
新葺茅庐在水南,拟栽修竹翠毵毵。
持斋怕入远公社,习静便同弥勒龛。
诗就多兼唐小说,客来与作晋清谈。
所惭懒废无才思,输与山阴老学庵。
沧波一岛起蚍蜉,牵动东征万斛舟。
盗薮故多陈吊眼,军咨何藉贾长头。
扬帆风信催犀甲,传箭威声压蜃楼。
谁道书生无胆力,也思摇笔杀狂酋(施懿琳编校)。
忍坚却聘卧江皋,知己生平不易遭。
万里寒喧怀袖字⑴,八驺临访驻郊旄。
尚惭老秃难磨盾,敢说英雄在捉刀。
凭仗临淮平贼早,归程要踏武夷高(施懿琳编校)。
⑴ 作者注:「公在滇南及兰州,皆有书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