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6~
《庄子集释》卷四下〈外篇·在宥〉~385~ 简释
髀肉:喻因生活安逸而无所作为。唐白居剔题裴晋公女儿山刻石诗后》:“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典故上下床 乱世求田 元龙 元龙床 元龙意气 元龙湖海 元龙百尺楼 元龙豪气 元龙高卧 问田舍 问舍求田 大床 大床独卧 小床卧客 楼上元龙 楼高百尺 求田 求田问舍 求舍问田 湖海元龙 湖海士 湖海气 湖海兴 玄德对卧 百尺楼 百尺高楼 百尺高眠 笑求田 卧元龙 卧床高 卧百尺楼 裘田计 陈登豪气 高枕元龙 高楼百尺 高卧元龙 相关人物刘备 许汜 陈登
《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陈登〉 简释
上下床:慢待客人。清赵翼《题间游草后》之一:“共知殷浩宜高阁,偏伴陈登卧下床。” 楼上元龙:指尊贵之人。金元好问《寄希颜》之二:“山头杜甫长年瘦,楼上元龙先日豪。” 典故士元骥足 百里侯 骥才 庞才非百里 相关人物刘备 庞统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庞统传〉~953~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5~ 典故英雄种菜 闭门种菜 相关人物刘备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5~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四引〈蔡宽夫诗话〉 典故一鼓困曹瞒 孙郎赤壁 赤壁功名 赤壁楼船 相关人物刘备 周瑜 孙权 曹操(魏武帝) 程普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7~ 典故方兰生门 生不当门 生处依玉砌 当门任君锄 当门种兰 当门兰 芳草不锄 兰不当门 兰偶当门 兰生既当门 兰生谷底 锄兰 相关人物刘备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周群传〉~02~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4~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9~
《昭明文选》卷三十七〈表上·出师表〉~672~ 简释
三顾:咏帝王爱才求贤。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例句
赤墀高崱屴,一见如三顾。 储光羲 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 元晦 越亭二十韵 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李山甫 代孔明哭先主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李白 赠友人三首之三 百年明素志,三顾起新恩。 杜牧 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有题壁十韵今之置第乃获旧居洛下大僚因有唱和叹咏不足辄献此诗 南阳三顾地,幸偶价千金。 杨衡 冬夜举公房送崔秀才归南阳 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 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 汪遵 南阳 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胡曾 泸水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苏颋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典故公安问曹瞒 相关人物刘备 孙权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8~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鲁肃传〉~270~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鲁肃传〉~270~ 典故关羽 相关人物刘备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关羽传》 例句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杜甫 奉寄章十侍御 典故浅水留龙不住 终非池中物 蛟龙云雨 云雨动蛟龙 相关人物刘备 周瑜 孙权 关羽(字云长)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典故刘备跳檀溪 相关人物刘备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876~
《庄子集释》卷四下〈外篇·在宥〉~385~ 典故刘葛鱼水 鱼水恩 鱼水亲 相关人物刘备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 《漢語大詞典》:三分 拼音:sān fēn (1).谓一分为三。《左传·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孙华 《涿州怀古》诗:“三分 巴蜀 功成后,魂魄犹应恋故都。”(2).指 三国 史话。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卖《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盘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话,不肯全抛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们是不肯随便放过的,况又有三分酒遮了脸。” 十份中的三份。《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七兮” 唐 孔颖达 疏:“此梅虽落,其实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漢語大詞典》:三顾(三顧) 拼音:sān gù (1).指 汉 末 刘备 三次往 隆中 访聘 诸葛亮 。 宋 陈亮 《酌古论·诸葛孔明下》:“雍容草庐,三顾后起。” 清 魏源 《定军山武侯祠》诗:“三顾起 南阳 ,六出来 渭 岸。”(2).泛指一再顾访或诚意邀请。 唐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诗:“茆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参见“ 三顾草庐 ”。 《漢語大詞典》:三顾茅庐(三顧茅廬) 拼音:sān gù máo lú 见“ 三顾草庐 ”。《漢語大詞典》:三顾草庐(三顧草廬) 拼音:sān gù cǎo l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 刘备 往访 诸葛亮 ,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 ,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漢語大詞典》:上下床 拼音:shàng xià chuáng 汉 末 许汜 遭乱过 下邳 ,见 陈登 , 登 轻视 汜 ,自上大床卧,使 汜 卧下床。后 汜 以此事告 刘备 , 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所采,是 元龙 ( 陈登 之字)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后因以“上下床”喻高低悬殊。 元 方回 《追和艮轩俞同年题程一甫诗卷》:“人物真高絶,何徒上下床。” 郭沫若 《〈石鼓文〉研究》:“去岁秋暮,余于此间偶见古拓照片一帙……举与 民国 八年 上海 艺苑真赏社 所印行 安氏 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 天一阁 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漢語大詞典》:元龙(元龍) 拼音:yuán lóng (1).道教语。犹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西游记》第一回:“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2).指皇帝。《西游记》第十一回:“天下多官称上寿,朝中众宰贺元龙。” 分類:道教 《漢語大詞典》:元龙百尺楼(元龍百尺樓) 拼音:yuán lóng bǎi chǐ lóu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刘备 ﹞曰:‘君( 许汜 )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后借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 宋 陆游 《秋思》诗:“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 元龙 百尺楼。”亦省称“ 元龙楼 ”。 沈砺 《狂歌行》:“时而一凭高,直上 元龙 楼。”参见“ 元龙豪气 ”。《漢語大詞典》:元龙豪气(元龍豪氣) 拼音:yuán lóng háo qì 东汉 陈登 ,字 元龙 。 许汜 曾见之。 登 以 汜 求田问舍,言无可采,久不与语。后 许汜 谓 刘备 曰:“ 陈元龙 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宋 黄机 《永遇乐·章史君席上》词:“ 史君 自有, 元龙 豪气,唤客且休辞醉。”参见“ 元龙高卧 ”。《漢語大詞典》:元龙高卧(元龍高卧) 拼音:yuán lóng gāo wò 东汉 陈登 ,字 元龙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 许汜 与 刘备 论 陈元龙 , 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后以“元龙高卧”为怠慢客人之典实。《漢語大詞典》:元龙高卧(元龍高卧) 拼音:yuán lóng gāo wò 东汉 陈登 ,字 元龙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 许汜 与 刘备 论 陈元龙 , 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后以“元龙高卧”为怠慢客人之典实。《漢語大詞典》:关羽 拼音:guān yǔ (?-220)三国蜀汉大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东汉末随刘备起兵。曾被曹操俘获,甚受优待。后仍回到刘备军中。赤壁之战后,刘备派他镇守荆州,屡破曹军。但因后方空虚,孙权乘机袭取荆州,他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被擒杀。宋代以后,他的事迹渐被渲染神化,尊为“关公”、“关帝”。分類:关羽 《漢語大詞典》:失匕箸 拼音:shī bǐ zhù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谓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称受惊失措为“失箸”、“失匕”。 宋 苏轼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宋 苏轼 《曹既见和复次韵》:“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漢語大詞典》:很石 拼音:hěn shí 石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甘露寺 前。状如伏羊。相传 刘备 (一说 诸葛亮 )曾坐其上,与 孙权 共论 曹操 。 唐 罗隐 《题润州妙善前石羊》诗:“ 紫髯 桑盖 此沉吟,很石犹存事可寻。”题注:“传云: 吴 主 孙权 与 蜀 主 刘备 尝此置会云。”很,一本作“ 狠 ”。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序:“寺有石如羊,相传谓之很石,云 诸葛孔明 坐其上与 孙仲谋 论 曹公 也。” 宋 苏轼 《甘露寺》诗:“很石卧庭下,穹隆如伏羱。” 宋 姜夔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词:“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漢語大詞典》:惊肉生髀(驚肉生髀) 拼音:jīng ròu shēng bì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绍 遣将道路奉迎,身去 鄴 二百里,与 先主 相见”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 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刘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 表 怪问 备 , 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宋 刘源 《水调歌头》词:“人人惊肉生髀,郤日欲挥戈。”《漢語大詞典》:抚髀(撫髀) 拼音:fǔ bì 以手拍股。表示振奋或感叹。《世说新语·识鉴》“ 谢子微 见 许子将 ” 刘孝标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虔 恆抚髀称 劭 ,自以为不及也。”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 直方 起而抚髀曰:‘山魑木魅,亦知人间有 张直方 耶?’” 明 高启 《荆门壮士歌》:“三抚髀,壮士起,剑风骚劳髮上指。” 陈去病 《出塞望蒙古》诗:“发篋仍自缄,抚髀徒悲呻。”《漢語大詞典》:拊髀 拼音:fǔ bì 以手拍股。表示激动、赞赏等心情。《庄子·在宥》:“ 鸿蒙 方将拊髀雀跃而游。”《汉书·冯唐传》:“上既闻 廉颇 、 李牧 为人,良説,乃拊髀曰:‘嗟乎!吾独不得 廉颇 、 李牧 为将,岂忧 匈奴 哉!’” 宋 岳珂 《桯史·稼轩论词》:“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帅阃宾贤》:“正是拊髀思 颇 牧 ,那得 终军 为请缨。” 鲁迅 《南腔北调集·〈总退却〉序》:“某英雄在 柏林 拊髀看天。”《漢語大詞典》:曹刘(曹劉) 拼音:cáo liú (1). 曹操 、 刘备 的并称。 晋 陆机 《辩亡论上》:“夫 曹 刘 之将,非一世所选。”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 刘 。生子当如 孙仲谋 。”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 阿龙 北固 持双矛,披图 赤壁 思 曹 刘 。”(2). 曹植 、 刘桢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协 《文心雕龙·比兴》:“至於 扬 班 之伦, 曹 刘 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 唐 杜牧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论诗谁似公? 曹 刘 须在指挥中。”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仅按 班 张 以下诸人之赋、 曹 刘 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 《漢語大詞典》:求田 拼音:qiú tián 见“ 求田问舍 ”。《漢語大詞典》:求田问舍(求田問舍) 拼音:qiú tián wèn shè 谓专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备 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元 无名氏 《喜春来》曲:“春方好处花将过,人到荣时髮已皤。求田问舍待如何?皆未可,樽有酒且高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三节:“北方的士族一过 江 来,就纷纷求田问舍。”亦省作“ 求田 ”。 宋 王安石 《游西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求田此山下,终欲忤 陈登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五:“一事避君君匿笑, 刘郎 才气亦求田。”《漢語大詞典》:求田问舍(求田問舍) 拼音:qiú tián wèn shè 谓专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备 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元 无名氏 《喜春来》曲:“春方好处花将过,人到荣时髮已皤。求田问舍待如何?皆未可,樽有酒且高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三节:“北方的士族一过 江 来,就纷纷求田问舍。”亦省作“ 求田 ”。 宋 王安石 《游西霞庵约平甫至因寄》诗:“求田此山下,终欲忤 陈登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五:“一事避君君匿笑, 刘郎 才气亦求田。”《漢語大詞典》:湖海士 拼音:hú hǎi shì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陈元龙 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后以“湖海士”指具有豪侠气概的人。 清 赵与虤 《娱书堂诗话》卷下:“有客过门湖海士,隔篱呼酒咄嗟间。”《漢語大詞典》:湖海气(湖海氣) 拼音:hú hǎi qì 豪侠之气。语出《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陈元龙 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宋 刘敞 《寄杨忱明叔》诗:“君有湖海气,沆碭凌斗牛。” 金 元好问 《范宽秦川图》诗:“ 元龙 未除湖海气, 李白 岂是蓬蒿人。” 清 孙枝蔚 《梁木天明府属题拙堂》诗:“难除湖海气,何太似 陈登 ?”分類:豪侠 《漢語大詞典》:百尺楼(百尺樓) 拼音:bǎi chǐ lóu (1).泛指高楼。《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汜 ( 许汜 )曰:‘昔遭乱过 下邳 ,见 元龙 ( 陈登 )。 元龙 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牀卧,使客卧下牀。’ 备 ( 刘备 )曰:‘……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牀之间邪?’”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宋 苏轼 《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恨无 扬子 一区宅,懒卧 元龙 百尺楼。”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身凭百尺楼,目断千山秀。” 吕志伊 《镇山楼远眺》诗:“登临行远几悲秋,大好湖山百尺楼。”(2).词牌名。即《卜算子》。因 秦湛 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故名。参见“ 卜算子 ”。 分類:高楼 《漢語大詞典》:草庐三顾(草廬三顧) 拼音:cǎo lú sān gù 语本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 汉 末 刘备 欲得贤辅,曾三诣 隆中 ,枉驾 亮 舍,虚心就教,历来引为礼贤下士的佳话。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下:“ 王介 字 中甫 , 衢州 人,博学善讥謔…… 熙寧 初, 荆公 以翰林学士被召,前此屡召不起,至是始受命。 介 以诗寄云:‘草庐三顾动幽蛰,蕙帐一空生晓寒。’用蕙帐事盖有所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后世唯 诸葛武侯 有 伊尹 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 耕莘 聘币,已略相类。”分類:欲得 《漢語大詞典》:问舍求田(問舍求田) 拼音:wèn shè qiú tián 置屋买田。多形容只求个人小利,没有远大志向。语本《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备 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 元龙 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聂碧窗诗》:“分茅列土将军志,问舍求田父老心。”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袁翁》:“一年之后,遂为巨贾,问舍求田,买僮畜婢,遂於宅旁开一典肆。”《漢語大詞典》:顽石(頑石) 拼音:wán shí (1).未经斧凿的石块;坚石。 唐 元稹 《谕宝》诗之二:“圭璧无 卞和 ,甘与顽石列。” 明 王錂 《寻亲记·惩恶》:“有名岂在鐫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闻一多 《红烛·剑匣》:“我不要学轻佻的 李将军 ,拿他的兵器去射老虎,其实只射着一块僵冷的顽石。”(2).比喻恶人。 郭小川 《春歌》之三:“全世界天兵征腐恶,能把一切顽石研成粉末。” 《漢語大詞典》:髀肉 拼音:bì ròu 大腿上的肉。亦为“髀肉復生”的简缩。 唐 白居易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鞍马怜髀肉,簪缨视鬢毛。”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尚有眼光牛背上,不消髀肉马蹄间。”分類:大腿 |